软件开发新趋势:引入成熟平台渐成主流

来源:作者:IT168  2009-05-06

    由于普遍存在技术研发实力差、缺乏创新能力等弱点,长期以来,我国有不少开发商采用的开发模式基本上都是依赖国外基础平台——“群件平台+适当定制”的模式,设计还基本上停留在C/S架构,造成可供开发商发挥的空间太小,软件大而全,但柔性功能较差,融合集成能力较弱,个性化功能少……

    同时,开发方式落后——普遍采用“手工作业”即传统编码开发方式,开发效率低,无法适应用户随时变更的需求,系统后期维护困难等等,基本上是这类软件厂商共同的弱点。因此,当面对大型企业客户对于应用系统日益增长的需求时,大多数中小软件开发企业就很难驾驭这一日趋庞大的“软件巨兽”了。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指出:“从软件企业竞争力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国家软件产业需要通过技术平台强化技术竞争力,最大限度地整合产业资源,这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引入平台,提升核心竞争力,成开发商战略重点

    而据IDC公布的《软件商成长路线图》白皮书显示,技术平台及其与产品平台的分离,是当前软件开发商竞争力得以差异化并提升的战略重点。IDC调研显示,通过引入技术平台,将大大降低软件商的人员流失风险和开发成本,并在人才结构上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将橄榄形的人才结构转变成更业务化的哑铃型企业。

    更有业界人士认为:“技术平台对于软件商的价值,从技术层面来看,可以直接提高软件开发的复用度和敏捷度;从管理层面来看,则可降低对人员的依赖性并最终提升软件的规模化、流水线式的生产能力。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进行提高,技术平台将最终使得软件开发商可以关注客户业务,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转变传统的软件开发思路,充分利用软件市场已有资源,选择与成熟的应用软件开发平台服务商进行合作,走产业合作的道路已成为国内软件开发企业逆市发展的当务之急。尤其是在金融风暴中,这种产业链上下游间的合作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技术发展,产品成熟,国内平台统领市场 

    据悉,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尤其是Web2.0技术,以及SOA、AJAX、J2ee、XML、Stream、Portal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并由此带来的Web信息发布和检索技术、网络分布式对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有很多软件开发企业,在中间件领域尤其是在以业务为导向和驱动、专门用来快速构建应用软件系统的应用开发平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创恒信于2008年底推出的基于SOA架构的应用开发平台eFlow 2.0,普元软件在不久前发布的平台套件EOS6.0等,都已经跨入了最先进的第三代开发平台的行列。

    据介绍,创恒信软件推出的基于SOA架构和Web应用的eFlow应用开发平台还提出了“配置化”的设计理念,即将大量成熟而实用的应用构件/组件和模块进行高度封装,并内置功能强大、成熟、实用的各种应用系统和开发工具。开发人员在进行软件开发过程中,绝大多数开发与应用无需特殊的编码,只需按照项目需求选择相应的组件或模块进行“拖拽式”配置,而捏合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就像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的机器零部件,只需按要求简单的拼装即能成为完整的机械设备一样。因而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降低了软件开发与应用的难度,并且应用可立即部署,大大缩短了应用开发的调试期。

    “配置化”理念的提出无疑给整个软件产业带来一种新思路。据介绍,eFlow应用开发平台已被广泛应用于ERP、OA、CRM、HR、MIS、BPM等企业各种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使软件开发效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并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尤其在ERP开发方面更显示出其强大的功能和优势,为市场所看好。

    整合产业链,引入成熟平台成当前软件开发主流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国内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厂商核心技术产品的逐步成熟,国内软件企业应该最大程度的利用平台软件服务商已有的成熟产品,整合产业链上下资源,来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应用开发平台产品在复用性上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厂商、系统集成商和大型用户开始倾向于选择与平台服务商进行合作。据专业研究与咨询机构计世资讯2008年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有67%的系统集成商改变采购渠道,从厂商采购第三方业务基础软件平台。而近年来各种研究咨询机构的报告也都表明,各类技术平台尤其是应用开发平台产品的需求量正在快速增长。

    技术平台不仅能够带动徘徊于技术门槛之外的中小软件开发商迅速提高竞争力,还将会使一些具有技术实力的软件企业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国软件产业整体积累和再循环能力,更有望促使中国软件业进入一个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的全新发展时期。